生活知识|如何鉴别绿松石好坏,什么属相不能佩戴绿松石( 四 )


的化学试剂, 若在绿松石玉器的底部或不显眼处滴微量氨水, 则用苯胺染料染色的绿松石会发生褪色或被漂白, 而天然绿松石则不会有此现象 。

  • 人工合成绿松石的鉴别
   合成绿松石则是用人工方法制成的绿松石, 通常颜色纯正而均一, 少见杂质 
(即白色或褐色的脉纹或斑块) 。 大块天然绿松石制作的玉器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杂质存在, 很难见到纯净如此的较大块玉料 。 因而合成绿松石常用来制作首饰及小
件工艺品等, 与天然优质绿松石非常相像 。 通常需要在放大50倍的情况下观察其结构, 因为合成绿松石与天然绿松石的显微结构是有区别的, 合成绿松石在浅色基
质中有角状的蓝色小颗粒 。 没有显微镜, 我们无法看到这一点 。 由此可知, 凭肉眼和感觉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 有时我们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士 。

如何辨别绿松石的好坏 绿松石, 属四大名玉之一, 经典名故:【完璧归赵】中那块“璧”就是我们现在所追捧的绿松石 。 紫光灯用于很多文玩与收藏品的鉴别, 譬如琥珀、玉、邮票等等 。 于是很多绿松石爱好者, 也用紫光灯来鉴别绿松石是否原矿、是否优化和处理过 。 答案是:不能100%鉴别准确;紫光灯下是否有荧光, 只能作为鉴别松石是否被优化或者处理过的参考方法之一 。 鉴别方法一定是经验+多重方法, 或者直接去国检 。 胶在松石上的残留量超过50%, 有经验可以看出来, 但是残留量只有10%, 5%, 国检也有一定局限性(国检是刮松石粉末检测, 刚好刮到没有胶的地方, 结果就是“天然”, 如果刮到有胶的地方, 结果就是另外回事了 。 )纠结是否完全100%原矿, 没有直接意义啊, 除非你不仅是为了当装饰品而入手 。
松石的魅力, 在于繁多的色彩和它被盘玩变化 。 沁胶、打蜡的优化工艺, 是为了保证松石在制作过程中的完整性而不破裂, 只要价格合适, 松石漂亮, 太过于纠结是否有优化, 没必要 。 但是有一定购买能力以及喜欢收藏的朋友, 建议购买原矿绿松石为佳!
绿松石按质地分类: 
1. 瓷松, 抛光后的光泽质感像瓷器, 硬度在5.5--6之间, 颜色为天蓝色, 是绿松石的上品 。
2. 绿松, 硬度比瓷松低, 通常在4.5--5.5之间, 颜色从蓝绿到豆绿色, 属中等绿松 。

3. 面松, 又称泡松, 硬度在4.5以下,  用小刀就能刻动, 一般呈淡蓝色或月白色, 为质量最次的面松, 这种面松常用沁胶、注蜡等人工优化处理, 改善它的质量与外观 。

4. 铁线松, 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现网状分布, 使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、网纹、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, (褐铁矿细脉被称为“铁线”)铁线松的品质有好有坏, 主要看绿松本身的颜色与铁线分布的美观 。

工艺美术界是根据颜色、光泽、质地、块度大小来划分等级,  颜色越近天空蓝、瓷度越好, 质地越密、无缺陷, 块度越大, 这样的绿松石价值越高 。
为什么绿松石会有蓝色、绿色等颜色区分呢? 我们从绿松石的分子结构看:CuAl6(PO4)4(OH)8*4H2O 绿松石是含水的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,  铜导致了蓝色, 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, 使绿松石呈现绿色,  当铜含量较多, 铁的含量较少时, 就呈现蓝色, 当铜含量较较少, 铁的含量较多, 往往呈现绿色、浅绿色等 。  而当其铜的含量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时, 剩下的化学成分就只有铝了, 就会呈现白色或者灰白色 。  
其中美国早期的“苹果绿”和我们现在说的“菜籽黄”, 会出现较少见的黄绿色, 这是因为这种绿松石含有成分“锌”, 即“锌绿松石”, 如果遇到这种绿松石, 也值得大家收藏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