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腰椎结核能活多久,腰椎结核是怎么患上的( 二 )



病人术前给少量镇静药 , 平卧床上 , 头置于床缘外 , 可以薄板支撑头部 。 Halo应置于颅最大经线的下方 , 即眉弓上方1cm和耳廓顶上1cm 。 前头部的颅钉应固定在胃外1/3处上方1cm , 后部颅钉应与前颅钉对角线位置上 , 相当耳下1.5cm处 , 选好颅钉固定点加以标记 。 局部消毒注射普鲁卡因 , 颅钉呈90刺入颅骨外板上 , 但切勿过深 , 应使颅环牢靠固定 , 以防止牵引时颅环向外滑脱 。

先将塑料背心后页置于病人后背 , 放好背心前页 , 用尼龙带将前后背心固定 。 通过旋转螺旋扣、肩带、胸带和背带将Halo环与背心相连 。

当Halo-Vest安装完毕后 , 拍颈椎正侧位片 , 必要时再调整Halo环的牵引方向和牵引力以达到预期固定的目的 。

(二)手术治疗 按手术适应证 , 在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减轻后 , 择期施行病灶清除术 。 手术采用的途径 , 根据病情 , 客观条件和术者所熟悉的途径选取 。 胸椎结核一般采用胸膜外入路 。 年龄60岁以下 , 其心肺功能尚可 , 椎旁脓肿长、椎本破坏4~6个、死骨多 , 要准备椎前植骨者;或椎旁脓肿穿入胸腔或肺脏者可考虑经胸病灶清除 。 腰椎结核经腹膜外途径 , 脊椎多段(跳跃型)结核病灶清除的原则:①优先处理可能引起截瘫的病灶;②两段病灶严重性相近者 , 先处理上段 , 而后下段;③先处理较重者 , 而轻者可能经非手术治愈;④颈椎结核血供好 , 不手术可治愈 。 脊椎结核并发窦道经非手术治疗3~6月未愈者 , 可手术治疗 。 脊椎结核手术后一般卧床休息6~8周 , 脊柱疼痛减轻 , 原有脓肿消失 , 体温趋于正常 , 血沉下降 , 脊柱结构稳定者 , 可锻炼起床 。 先自理生活琐事 , 随后逐渐加大活动量 , 并坚持化疗满疗程 。

【发病机理】

脊椎结核病变多发生在椎体 , 少数在椎板、椎弓、棘突及横突 。

(一)中心型或幼年型 小儿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 , 中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间隙尚在 。

(二)边缘型 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 , 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 , 起于椎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 , 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 , 使椎间隙狭窄或消失 , 上下椎体相连 。

(三)前侧型或骨膜下型 也在成人发生 , 位于椎前韧带下 , 常扩散累及上下邻近脊椎 。

(四)附件结核 如横突、椎板、椎弓根或棘突结核 , 较少见 。

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 , 有骨质破坏及坏死 , 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 , 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 , 使脊柱形成弯度 , 棘突隆起 , 背部有驼峰畸形 , 胸椎结核尤为明显 。 由于椎体塌陷 , 死骨、肉芽组织和脓肿形成 , 可使脊髓受压发生截瘫 , 发生在颈椎及胸椎较多 。 骨质破坏 , 寒性脓肿在脊椎前纵韧带下形成 , 可穿过韧带至脊椎前筋膜间隙 , 因重力关系可扩散至远离病变的部位 。 颈椎结核脓肿可出现在颈椎前使咽后壁隆起 , 可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;在颈部两侧可出现在胸锁乳肌后缘的皮下 。 胸椎结核常形成椎前和椎旁脓肿 , 也可出现在后纵隔区或沿肋间向胸壁发展;向椎管发展可引起截瘫 。 腰椎结核脓肿常至盆腔 , 形成腰肌脓肿 , 沿髂腰肌向下蔓延到腹股沟或股内侧 , 从股骨后达大粗隆 , 沿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至股外侧下部;或向后蔓延到腰三角区 。 这些脓肿 , 因为没有急性炎症的表现 , 称为寒性脓肿 。 脊椎结核在好转过程中 , 病变的破坏性产物 , 如脓肿、死骨等可逐渐被吸收 , 同时有纤维组织充填修复 , 最后形成纤维愈合和骨性愈合 , 病程很长 。 但通过积极治疗 , 可使病程大为缩短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