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花卉大全】养兰要诀


养兰要诀 一、浇水学问深
近年来养兰队伍日渐扩大 , 各地植兰方式方法不同 , 兰人对植料的使用也各显神通 。 各类植料不再多说 , 但万变不离其宗 , 植料要绝对松软蓬松 。 太硬的植料透气性能很好 , 但不利兰根生长 , 棱角过多 , 且易伤兰根;过细的植料易板结 , 透气性差 , 不好用 。 各类植料要具备3年浇水不板结之性能 。
由于各地所用材料不同 , 片面谈浇水而不谈植料是绝对说不准的 。 总的来说 , 通风差、湿度高的地方适用粗植料 , 通风好、湿度低的地方适用细植料或兼而有之的混合粗料 。 笔者曾对植料做过实验 , 用两只体积相等、材料不同的兰盆分别装入相等的植料同放一处 , 楚汉泥兰盆2天后就要浇水而塑料盆则需15~16天才需浇水 , 水分蒸发受外部环境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。 笔者又以相同的兰盆分别装人不同的植料 , 粗植料水分蒸发量为细植料的3~5倍 。 又因通风量、天气、湿度等外部环境影响 , 水分蒸发量是千差万别的 , 浇水问题是非亲自体验不可 。
在每次浇透水10~20分钟以后(兰盆下部无明显淋水) , 植料的含水为100% 。 植料中含水20%~80%为最适宜兰生长湿度 , 80%为偏湿 , 70%为湿 , 30%为干 , 2O%为偏干 , 20%以下为燥 。 浇水最佳时机应在20%~30%的范围内为好 。 冬眠期水分应控制在20%~60% , 滞生期(夏季32℃以上)应控制在40%~80% 。 植兰环境湿度如果能保持70%以上 , 植料水分蒸发量很小 , 应少浇水或减少浇水次数;湿度在40%以下 , 应多浇水或增加浇水次数 。 笔者非常赞同用积量法判断植料中的含水量 , 称量法既科学又精确 。 对初学养兰者大有帮助 , 操作方法如下:
①设定干值 。 将植料喷湿20%~30% , 设定植料含水为20%~30% , 即应当浇水的时候 , 按栽培兰株的程序上盆、垫底、铺底、盖面 , 然后称重(假设结果1公斤) 。
②用细水缓慢浇透 。 待盆下部不淋水时再称重(假设结果1.5公斤) 。
③【1.5公斤(湿)-1公斤(干)】÷2=0.25公斤(半湿半干) 。
④植料含水量80%时(湿法栽培) , 重量为1.4公斤 。
⑤1公斤(干法时)“1.4公斤(湿法时)为兰株适宜水量 。
如不设定干值 , 计算植料中真正含水量误差较大 。 假设用兰盆装入小鹅卵石浇水称重 , 即使3年不浇水其比重仍在90%以上 。 因为我们所称的只是兰盆和植料的自身重量 , 并非植料的真正含水量 。
现代养兰 , 有兰友说“宁干勿湿” , 也有兰友说“宁湿勿干” 。 究竟干法好 , 还是湿法好呢?笔者以为干法与湿法要根据植料、环境相对而言 , 不能绝对说干法好或湿法好 。 笔者以为植料含水20%~80%为适宜兰株生长湿度 , 20%~60%为干法 , 40%~80%为湿法 。 即植料中含水20%时浇水为干法 , 40%时浇水为湿法 。 无论干法或湿法都是可以 , 但两者的适应环境不同 。 一般来说 , 二层以上的养兰场地适用湿法 , 其原因是通风较好 , 空气相对干燥;反之 , 适用干法 。 干法与湿法只是指植料中含水在一定范围 , 并非指绝对的干湿 。
二、巧制有机肥
这里所说的有机肥是以花生仁、艺麻、黄豆会在一起沤制的肥料 。 将花生仁、艺麻、黄豆放在锅内煮熟料在一小缸内 , 置于室外向阳处 , 经1年以上的腐熟 , 其汁乌黑如墨、气味非常难闻 , 并生存大量寄生虫卵 , 不适合宜接施用 。 将汁液装入矿泉水瓶中 , 滴1~2滴敌杀死或氧化乐果 , 并摇晃均匀 , 顷刻即变为乳白色 , 盖好瓶盖灭菌杀虫 , 约30天后变为茶水色 。 此时 , 气味明显变淡 , 菌、虫卵已杀死 。 施用时视苗壮弱稀释500~1000倍液 。 春季施用有利发草并有杀虫灭菌之功效 。

推荐阅读